最新

友情链接

大批医院,主动退出医保

2025-07-31     IDOPRESS

全国多地,大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被清退或主动申请退出医保。

多地医疗机构/零售药店退出医保

赛柏蓝不完全梳理发现,近段时间来,辽宁、黑龙江、重庆、江苏、河南、陕西、湖南等地共计超3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被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具体见文末)。

7月28日,辽宁省抚顺市医保局发布消息,决定对自愿申请解除定点协议及超180天无结算数据的抚顺市顺城区毕宏伟口腔科诊所等98家医疗机构和抚顺市中心大药房连锁店将军店等19家零售药店取消医保定点。

7月23日,重庆市奉节县医保局发布解除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单位名单(第三批),涉及55家。

同日,陕西省商洛市公布《2025年第一批解除或暂停医保协议医药机构名单》,其中18家暂停(中止)医保协议,32家解除医保协议。

在这些医保定点资格的变动中,存在两种不同情形,一部分定点医药机构与零售药店属于主动退出医保。以湖北省武穴市民泰大药房有限公司为例,由于地处相对偏僻区域,周边常住居民数量有限,导致其医保相关业务量长期低迷,难以支撑可持续的盈利与发展。基于自身实际经营状况的考量,该药房自愿申请解除了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另一部分则是因触碰医保红线、违反相关规定和要求,被依法强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失去了医保定点资格。

失去医保「通行证」如何破局求生?

无论是对于民营医院还是定点零售药店而言,医保资质是其经营发展中极具分量的“通行证”。

根据《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

对于不少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需长期就医购药的群体,“能否医保报销”是其选择医疗机构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此外,医保定点资质相当于“官方认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构的品牌信任度。

随着这张“通行证”的流失,大批机构将面临患者来源缩减、支付渠道收窄的挑战。但压力之下,不同机构也在探索新的生存路径。

对失去资质的民营医院来说,差异化是破局核心。部分民营医院可以转向自费意愿强的细分市场,如医美、口腔正畸等消费医疗领域,依靠效果和服务吸引消费群体;或针对中高收入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定点零售药店则需侧重服务升级与场景延伸,社区药店可以针对不同客群定制服务,如为老年人开展免费测血压、用药咨询等。

医保定点资质收紧/暂停监管持续严格

与“退保潮”相伴的是医保定点资质的“入口收紧”。近期多地暂停医保定点申请,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升级。

安徽省滁州医保局发布消息,自8月1日起,各级医保经办窗口暂停受理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业务。待其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源规划出台后,将依据相关规定另行通告。

7月22日,辽宁省抚顺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暂停受理医疗机构统筹医保定点申请的通知》,暂停受理医疗机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统筹医保定点申请。

这一趋势与国家层面的监管导向一致。国家医保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严把定点医疗机构入口关,包括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细化定点医疗机构申报条件以及加强新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等。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表示,指导19个省份推进医保省级统筹,探索合理规划确定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布局和数量。

与此同时,医保基金的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升级。7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三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则和知识点,要求省级医保部门及时根据最新知识点明细及代码对省级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两库”进行动态更新。

同时定点医药机构可以将智能监管“两库”置于本机构智能提醒等信息化系统中,也可以对接医保部门智能监管系统事前提醒功能模块,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开展自动提醒和自查自纠。

8月,国家医保局将部署第二阶段专项核查工作,并针对诱导参保人年底“冲顶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于10-12月开展第三阶段集中攻坚行动,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力度。

附:近一个月主动/被动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不完全梳理)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信阳新闻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