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中国书画展在卡帕多奇亚成功举办

    人民网安卡拉8月3日电(记者沈钧)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和土耳其文旅部在卡帕多奇亚共同举办中国书画展开幕式。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内夫谢希尔省长费丹、土耳其文旅部副部长亚兹格等出席并致辞
  • 记者手记丨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

    新华社开普敦8月2日电记者手记|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新华社记者王晓梅海岸边,十多位不同肤色和年龄的南非女性沿着步行道一字排开,肃然伫立。她们身着一袭黑衣,嘴上贴着黑色胶布,每人手中举
  • 南非政府:美加征关税或致南非3万就业岗位流失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4日电(记者白舸)南非贸易和外交部门4日联合召开媒体吹风会表示,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高关税的政策将对南非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约3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南非贸易、工
  • 伊朗将成立国防委员会以提升武装部队战力

    新华社德黑兰8月3日电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3日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国防计划,并集中提升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伊朗光明通讯社报道,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伊朗宪法第176条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
  • 以总理再对哈马斯释放强硬信号 遭批无益被扣押人员获释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无意达成停火换人协议,这坚定了他“消灭”哈马斯的决心。据以媒报道,以国防军已向总参谋长扎米尔提交了一项分阶段行动方案,
  •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叙南部遭袭致1死多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3日电(记者冀泽程帅朋)叙利亚国家电视台3日报道称,叙内政部门安全部队当天在叙南部苏韦达省遭当地“非法”武装团体袭击,造成1名安全人员死亡、多人受伤。报道援引安全部队消息说,当地“非
  • 综合消息|多国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阿联酋、约旦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3日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3日报道,一批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出发,经
  • 也门海域非洲移民船倾覆已造成54人死亡

    新华社科威特城8月3日电(记者尹炣)亚丁消息:也门政府卫生部门官员3日表示,也门南部海域2日晚发生的非洲移民船倾覆事件已造成54人死亡,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也门南部阿比扬省首府津吉巴尔市卫生部门负责人
  • 综合消息丨多国谴责以部长在阿克萨清真寺区域公开祈祷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约旦3日纷纷发声,谴责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当天早晨在警方护卫下进入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区域(以方称为圣殿山),并首次在该区
  •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

    新华社贝鲁特8月4日电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新华社记者申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间面朝港口的公寓内,丽玛回忆起5年前大爆炸的瞬间仍心有余悸——冲击波撕裂房屋,玻璃破碎,家具损毁,母

友情链接

通讯|罗马尼亚“中文三姐妹”的追梦故事

2025-07-14     IDOPRESS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7月13日电 通讯|罗马尼亚“中文三姐妹”的追梦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改萍

罗马尼亚有痴迷中国文化的三姐妹,她们自幼学习中文,从儿童启蒙绘本读到中文经典,从“汉语桥”的竞技舞台到长城脚下的文化探索,她们书写着跨文化的梦想,成为中罗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

大姐纳塔莉·波佩斯库-米列亚,中文名叫林娜,今年15岁,是布加勒斯特一所国际学校的高一学生。“五岁时,妈妈给我读了一本中国历史文化的书,封面上漂亮的汉字让我着迷。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学中文。”

十年来,林娜坚持不懈地学习中文,语言水平逐年提升。2024年,她在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罗马尼亚赛区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我想考北京语言大学的翻译专业,成为中英或中法翻译。”

在林娜影响下,二妹安娜·波佩斯库-米列亚(中文名林安)逐渐对中文产生了兴趣。两姐妹在家中的中文对话常常引得当时年仅五岁的小妹卡特里娜·波佩斯库-米列亚(中文名林莉)的“嫉妒”和好奇,“我也要学中文!”在小姑娘的坚持下,母亲也为她一同报名了锡比乌孔子学院的中文网课。

从此,学习中文成为三姐妹共同的日常,她们一起学习书本上和老师辅导的知识,课余时间还观看中国影视作品、练习书法。

林娜和林安在2023年双双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五级(HSK5)。目前,林娜正在备考汉语水平考试六级(HSK6)和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小妹林莉则在2024年“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中夺冠,并代表罗马尼亚参加在中国天津举行的全球总决赛。

母亲达娜·米列亚(中文名:梅里丹)是“中文三姐妹”的启蒙导师和引路人。她给女儿们从小读中文绘本、讲中国神话故事,坚持带她们学习中文经典读物。

梅里丹大学期间曾学过一年中文,虽因工作中断,但始终保持着对中文的热爱。“她们小时候爱看绘本《龙与汉字》,有一天问我,‘我们能去真正的龙之国吗?’”梅里丹说,这个愿望在2019年得以实现,她带着女儿们进行了首次中国之旅。此后,她们还多次往返中国,深度体验中华文明。

长城的壮美令林娜着迷,她五次登临,感受过长城下的初春新绿,也见过烽火台上的皑皑白雪。“人类竟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林安则对中国美食情有独钟。“最让我着迷的是面条,”她兴奋地说,“中国的面条会加入鸡蛋、肉和各种酱料,和我家乡的做法完全不同。只要变换酱汁,就能让食材焕发出全新风味,这真是太神奇了!”

林莉在天津参加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时,不仅学会了包饺子,更与中国小伙伴以琴会友。“我们轮流演奏乐器,小伙伴们还教我唱中文歌!”

三姐妹已不满足每周四小时的线上中文课程,她们积极参加锡比乌孔院组织的“国际中文日”、夏令营、中文角等活动。为参加这些活动,梅里丹一家常常从布加勒斯特驱车六小时前往锡比乌,风雨无阻。父亲负责长途驾驶,母亲则精心准备好毛笔套装和中国文化展示道具,全程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对于很多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来说,中文声调是一道难关,林娜也曾为此苦恼不已。她回忆说:“小时候我经常将‘妈’说成‘骂’。”但她通过不断跟读练习,最终掌握了中文声调。

在今年的“汉语桥”罗马尼亚赛区比赛中,林安表演了一段三分多钟的贯口《说中国》。虽然她的语言表达流畅,展现出不俗的中文功底,但由于舞台声音表现力不足,最终获得二等奖。赛后她告诉记者:“我会继续努力,现在就开始每天练习发声,让自己的声音更洪亮、更有表现力,争取明年能拿到更好成绩。”

“中文对罗马尼亚人来说确实很难,但坚持就会有收获。”梅里丹说。

如今,林娜计划申请翻译专业,林安立志研习中国文学成为作家,而年幼的林莉也在中文学习中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人正像这三姐妹一样,开始爱上中文、爱上中国。

(责编:苏缨翔、徐祥丽)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信阳新闻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