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中国书画展在卡帕多奇亚成功举办

    人民网安卡拉8月3日电(记者沈钧)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和土耳其文旅部在卡帕多奇亚共同举办中国书画展开幕式。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内夫谢希尔省长费丹、土耳其文旅部副部长亚兹格等出席并致辞
  • 记者手记丨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

    新华社开普敦8月2日电记者手记|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新华社记者王晓梅海岸边,十多位不同肤色和年龄的南非女性沿着步行道一字排开,肃然伫立。她们身着一袭黑衣,嘴上贴着黑色胶布,每人手中举
  • 南非政府:美加征关税或致南非3万就业岗位流失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4日电(记者白舸)南非贸易和外交部门4日联合召开媒体吹风会表示,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高关税的政策将对南非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约3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南非贸易、工
  • 伊朗将成立国防委员会以提升武装部队战力

    新华社德黑兰8月3日电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3日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国防计划,并集中提升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伊朗光明通讯社报道,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伊朗宪法第176条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
  • 以总理再对哈马斯释放强硬信号 遭批无益被扣押人员获释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无意达成停火换人协议,这坚定了他“消灭”哈马斯的决心。据以媒报道,以国防军已向总参谋长扎米尔提交了一项分阶段行动方案,
  •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叙南部遭袭致1死多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3日电(记者冀泽程帅朋)叙利亚国家电视台3日报道称,叙内政部门安全部队当天在叙南部苏韦达省遭当地“非法”武装团体袭击,造成1名安全人员死亡、多人受伤。报道援引安全部队消息说,当地“非
  • 综合消息|多国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阿联酋、约旦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3日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3日报道,一批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出发,经
  • 也门海域非洲移民船倾覆已造成54人死亡

    新华社科威特城8月3日电(记者尹炣)亚丁消息:也门政府卫生部门官员3日表示,也门南部海域2日晚发生的非洲移民船倾覆事件已造成54人死亡,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也门南部阿比扬省首府津吉巴尔市卫生部门负责人
  • 综合消息丨多国谴责以部长在阿克萨清真寺区域公开祈祷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约旦3日纷纷发声,谴责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当天早晨在警方护卫下进入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区域(以方称为圣殿山),并首次在该区
  •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

    新华社贝鲁特8月4日电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新华社记者申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间面朝港口的公寓内,丽玛回忆起5年前大爆炸的瞬间仍心有余悸——冲击波撕裂房屋,玻璃破碎,家具损毁,母

友情链接

小米AI眼镜暴露了雷军的“野心”

2025-06-27     趣解商业 HaiPress

这是一款备受期盼却又姗姗来迟的AI智能眼镜。

6月26日晚,小米集团(1810.HK)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轻至40g;标准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

雷军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也是随身的AI入口。”小米AI眼镜不仅是一次产品层面的落地,更是小米在AI战略终端化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各大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AI眼镜,行业俨然已经进入“百镜大战”。尤其是从2024年下半年至今,就有包括华为、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多家大厂纷纷入局;而小米的正式进场,也意味着这场“百镜大战”已进入大众消费级阶段。

那么,小米打造的这款“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产品力如何,又能否在激烈的战局中脱颖而出?

小米眼镜硬刚Meta?

自去年就有市场消息称小米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如今终于落地亮相。事实上,这并不是小米首次涉足眼镜赛道。

早在2022年8月,小米就曾试水推出米家眼镜相机,众筹期售价2499元。这款产品主打“拍照+实时翻译转文字”等功能,虽未走量,但作为一次技术探索,验证了小米在智能眼镜方向的软硬件整合能力。

2023年4月10日,小米上架米家智能音频眼镜,零售价899元,并开始尝试“音频+穿戴”路径;而到了2025年4月,小米发布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代,零售价提升至1199元,在混响通道、算法优化、续航能力等方面进行升级。

从这个时间线来看,小米对于眼镜产品的路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影像实验、轻量音频到日常可用的阶段性推进,逐步贴近“实用+可穿戴”的终端设备形态。但上述的智能眼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AI眼镜,而是侧重于拍照或者音频方面的功能性眼镜,在AI能力上没有过多的深入。

随着此次小米AI眼镜发布,终于揭开了这款产品的面纱;这款AI眼镜正是在前述多个产品的功能模块基础上,叠加AI助手和使用场景的全面集成版,可以视为小米AI眼镜产品线的真正进化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小米AI眼镜第一时间发布后,魅族前高管、Angry Miao创始人李楠在其个人微博表示,“小米AI眼镜电致变色版本额外加1000(元),等于技术自杀,这个技术如果真的想普及不能这么收割消费者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用化学变色墨镜好了,到处都可以配,还便宜,还不耗电。”

图源:微博截图

不过,此次小米是以自有品牌正式发布AI眼镜,而非“米家”品牌,也说明小米正试图将AI眼镜从“智能配件”上升为战略级硬件,与手机、手表、平板、汽车等并列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终端之一。

从这款AI眼镜的配置上看,双芯片架构的设计成为小米AI眼镜的一大技术亮点;其中,主SoC采用高通AR1,协处理器则为恒玄BES2700系列,从而构成“系统级SoC+协处理器”的双芯片方案。

在公布售价前,雷军明确了小米AI眼镜的对标产品就是Meta的Ray-Ban Meta AI眼镜。相较于采用单SoC方案的Ray-Ban Meta眼镜来说,双芯片方案无疑更具优势。主SoC负责高性能计算任务如AI处理、图像识别等,而协处理器则专门处理待机、音频等低功耗场景,既能提升整体性能,又能优化能耗表现。

不仅如此,小米AI眼镜的核心功能集合了摄影录像、AI语音交互、音频播放等,通过镜头感知现实世界,结合AI带来丰富玩法。此外,小米AI眼镜还内置小爱同学AI,语音唤醒"小爱同学,开始录像"即可操作,看到什么可直接询问并获得实时响应。

对于日常用户而言,这种“看得懂世界”的能力,已经初步构建起AI眼镜的差异化使用场景,不再只是“会说”“会拍”,而是真正具备主动理解与信息反馈的可能。

小米的生态野心

1999元的起售价并不算便宜,尤其是对于尚未打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智能眼镜品类而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小米并未将其简单定位为“尝鲜型配件”,而是押注为“下一代智能终端”。

小米眼镜的这个价格稍低于Meta Ray-Ban在国外299美元的售价,但在国产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中,属于“中档段位”的价格带。

作为对比,目前国内“AR眼镜五小龙”当中,星纪魅族StarV Air2眼镜发布价2799元;Rokid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AI + AR眼镜发布价为2499元;Xreal Air 2 Ultra AR 眼镜发布价为3999元;INMOGO2眼镜发布价为3999元;雷鸟Air 3s发布价则为1499元。

小米没有选择以“极致性价比”的方式切入市场,对于小米AI眼镜1999元的起售价,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表示“Meta Ray-ban价格好像差不多”“起售价1999元感觉不想卖啊”;还有网友吐槽其固定鼻托以及电致变色的设计。

小米AI眼镜暴露了雷军的“野心”

小米赋予AI眼镜的,是一种前端化的AI入口定位。它不仅具备感知与交互能力,更承担着连接小米汽车、手机、智能家居等多个子系统的任务。

目前,苹果在Vision Pro上强调“空间计算”,Meta在Ray-Ban中强调“随身记录与社交表达”,而小米则将它定义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不只是听你说,还能看你看,帮你连通身边的一切设备与系统。

这一思路延续了小米在IoT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战略优势。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品牌之一,小米在家居互联、设备控制、场景联动等层面已构建起庞大系统。如今AI眼镜加入其中,不只是扩展了生态的边界,也极大丰富了“入口”维度。

但是,这样的构想也意味着小米AI眼镜面对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它是否具备“成为日常”的理由?在当下用户日常设备高度饱和、信息入口早已成熟的环境中,AI眼镜若想获得一席之地,不仅要在功能上“有所不同”,更要在体验上“有所必要”,尤其是让用户真的觉得戴上它比不戴它更方便、更高效、更值得。

从这个角度看,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小米在发布中不断强调“人车家全生态”概念。毕竟在生态逻辑或者生态语境下,硬件只是起点和基础,而真正能构建起产品护城河的,是背后的服务闭环和交互延展能力。

或许有不少人会因为“尝鲜”而戴上小米AI眼镜,但只有当它能协同手机、控制空调、关联车机、调用AI助手、有更多交互联动时,才会成为生活中“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AI眼镜站上风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官宣将于6月26日发布AI眼镜后,6月25日AI眼镜概念股早盘震荡拉升,智立方、好上好、中光学涨停,统联精密、中科蓝讯、品茗科技、炬芯科技等纷纷跟涨。

不少产业公司早已深耕其中,通过持续布局、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等,在这一新兴赛道崭露头角。

从行业趋势看,AI眼镜赛道确实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风口”。国投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AI眼镜是AI大模型的最佳应用载体之一,且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根据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这一数字虽然不及手机、耳机、手表等传统终端,但在可穿戴设备整体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已经显现出“边缘品类向主流靠拢”的势头。

尤其是2023年Meta与传统眼镜雷朋(Ray-Ban)联手推出第二代Ray-Ban Meta后,这款售价299美元、配备1200万像素摄像头和定向拾音功能的AI眼镜彻底引爆了市场。截至2024年5月,根据产业垂直研究机构WellsennXR预计,Ray-Ban Meta的销量接近200万副。

此后,Meta又在今年6月20日与美国知名运动品牌欧克利(Oakley)联合发布了新款AI眼镜Oakley Meta HSTN Performance,其定位为“高性能AI眼镜”,主打运动场景,售价399美元起,最早于7月11日开售;相较于MetaRayban智能眼镜,续航、拍摄清晰度、防水性能得到提高。

Ray-Ban Meta的成功,也让其他厂商加速入场。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AR眼镜销量达28.6万台,其中雷鸟、星纪魅族、Rokid、INMO、XReal等“AR眼镜五小龙”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另外,华为已经推出4款智能眼镜,包括华为智能眼镜,华为智能眼镜2,华为X GENTLE MONSTER Eyewear和华为X GENTLE MONSTER Eyewear II,主要集中在智能音频眼镜领域。

与此同时,苹果也正加速布局可穿戴设备和AI硬件,预计2026-2027年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直接挑战Meta的Ray-Ban产品线,搭载自研专用处理。此外,字节跳动正计划推出自家的AI智能眼镜,预计将提供类似自研模型豆包的AI功能;阿里巴巴也确定了AI智能眼镜项目方案,目前正在积极招聘和扩充团队。

图源:微博

据wellsenn XR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到2035年,AI智能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

尽管市场对AI眼镜的预期高涨,但距离真正的“全民普及”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目前市场上大多数AI眼镜都面临着续航短等软硬件方面的问题。资深科技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AI眼镜行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此外,AI眼镜还需要考虑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用户体验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解决,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所以,在现阶段多数用户仍停留在“尝鲜”“尝试”“偶尔使用”的阶段。小米即便在价格与生态策略上获得了先发优势,仍需面对同样的现实挑战;这种现实挑战,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难题,更包含用户心智尚未完全建立、使用场景尚未真正沉淀等系统性问题。

但对小米来说,真正的目标或许不在于能否打造爆款,而在于通过小米生态,打造出一整套“让用户愿意戴、能戴住、想长期用”的产品闭环。

从这个角度看,小米的入局既是争一个新品类的爆发红利,也是在押注一条通往AI时代的未来通道。只是这条通道,还远未铺平。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信阳新闻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