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中国书画展在卡帕多奇亚成功举办

    人民网安卡拉8月3日电(记者沈钧)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和土耳其文旅部在卡帕多奇亚共同举办中国书画展开幕式。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内夫谢希尔省长费丹、土耳其文旅部副部长亚兹格等出席并致辞
  • 记者手记丨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

    新华社开普敦8月2日电记者手记|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新华社记者王晓梅海岸边,十多位不同肤色和年龄的南非女性沿着步行道一字排开,肃然伫立。她们身着一袭黑衣,嘴上贴着黑色胶布,每人手中举
  • 南非政府:美加征关税或致南非3万就业岗位流失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4日电(记者白舸)南非贸易和外交部门4日联合召开媒体吹风会表示,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高关税的政策将对南非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约3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南非贸易、工
  • 伊朗将成立国防委员会以提升武装部队战力

    新华社德黑兰8月3日电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3日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国防计划,并集中提升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伊朗光明通讯社报道,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伊朗宪法第176条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
  • 以总理再对哈马斯释放强硬信号 遭批无益被扣押人员获释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无意达成停火换人协议,这坚定了他“消灭”哈马斯的决心。据以媒报道,以国防军已向总参谋长扎米尔提交了一项分阶段行动方案,
  •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叙南部遭袭致1死多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3日电(记者冀泽程帅朋)叙利亚国家电视台3日报道称,叙内政部门安全部队当天在叙南部苏韦达省遭当地“非法”武装团体袭击,造成1名安全人员死亡、多人受伤。报道援引安全部队消息说,当地“非
  • 综合消息|多国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阿联酋、约旦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3日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3日报道,一批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出发,经
  • 也门海域非洲移民船倾覆已造成54人死亡

    新华社科威特城8月3日电(记者尹炣)亚丁消息:也门政府卫生部门官员3日表示,也门南部海域2日晚发生的非洲移民船倾覆事件已造成54人死亡,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也门南部阿比扬省首府津吉巴尔市卫生部门负责人
  • 综合消息丨多国谴责以部长在阿克萨清真寺区域公开祈祷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约旦3日纷纷发声,谴责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当天早晨在警方护卫下进入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区域(以方称为圣殿山),并首次在该区
  •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

    新华社贝鲁特8月4日电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新华社记者申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间面朝港口的公寓内,丽玛回忆起5年前大爆炸的瞬间仍心有余悸——冲击波撕裂房屋,玻璃破碎,家具损毁,母

友情链接

拉美学者探究中国城乡发展“密码”

2025-06-17     IDOPRESS

新华社石家庄6月16日电 题:拉美学者探究中国城乡发展“密码”

新华社记者龚哲、白林、黄昱璋

“你们的乡村振兴是如何有序推进的?”“如何让村民有‘发展’的意识?”“中国的乡村振兴对拉美国家有何借鉴意义?”在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来自古巴、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学者们不断向村支书尹小平提问。

6月11日至15日,来自19个拉美国家高端智库的19位青年学者赴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保定等地参观访问,深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实践。

拉美学者在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访问(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昱璋 摄

塔元庄村原本是一个贫穷的村庄。近年来,该村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沿着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的方向稳步前进。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5万元。

在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智慧农场,拉美学者们得以直观感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得益于无土栽培、气雾栽培等先进技术手段,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农场指挥中心的屏幕实时显示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类数据,有助于管理者对温室环境的精准控制。

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也加深了人们对村庄的认同感。从2013年开始,每隔三年,塔元庄村全体村民会拍一张“全家福”,记录红红火火的生活。

站在村史馆陈列的一张大合影前,看着照片中村民们灿烂的笑脸,古巴外交学院副院长莱昂内尔·卡拉瓦略笑谈:“我也想成为塔元庄的一员!”

在卡拉瓦略看来,参访塔元庄村的经历意义非凡,是一次汲取中国乡村振兴经验的宝贵契机。

拉美学者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长城汽车哈弗技术中心展厅参观新车型(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昱璋 摄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站在东西轴线雄安城际站调度指挥中心的观景平台上,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景象令参访学者们赞叹不已。他们纷纷拿起手机,用镜头记录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点滴瞬间。

哥伦比亚学者卡罗丽娜·萨帕塔表示,雄安新区的建设成果值得被更多人关注。“我拍了很多视频和照片,想带回去给我的家人看看,让他们也能直观感受中国之美和雄安之变。”她说。

拉美学者在东西轴线雄安城际站调度指挥中心现场拍摄(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昱璋 摄

参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不断刷新着萨帕塔对雄安新区的认知。在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她不仅目睹了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无人机执行园区巡检的场景,也见证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城市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萨帕塔看来,雄安新区不仅是一座“智慧之城”。在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她深入了解工作人员服务社区居民的具体举措: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日常公共服务设施的“15分钟生活圈”,通过定期走访记录居民大事小情的“民情台账”,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折扣的社区食堂……种种细节都让她感受到雄安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萨帕塔认为,高度的组织能力与各领域的密切协作,共同造就了雄安新区良好的城市建设与治理体系。“这座城市的发展真正以全民福祉为核心,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

在河北之行中,拉美学者们不仅对中国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成就予以肯定,同时高度关注中国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中的经验。

在位于保定的长城汽车哈弗技术中心展厅里,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吸引学者们纷纷试驾。听完展厅讲解员介绍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浪潮中的举措,来自巴西的青年学者利桑德罗·吕不由感叹道:“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利桑德罗·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气候变暖、化石能源枯竭等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迫切需求,人们必须探索新的能源技术,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则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

“无论是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层面,还是在激发民众广泛参与环保行动,切实降低能源消耗,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等方面,中国都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非常值得拉丁美洲国家学习。”他说。

(责编:艾雯、张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信阳新闻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