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中国书画展在卡帕多奇亚成功举办

    人民网安卡拉8月3日电(记者沈钧)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和土耳其文旅部在卡帕多奇亚共同举办中国书画展开幕式。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内夫谢希尔省长费丹、土耳其文旅部副部长亚兹格等出席并致辞
  • 记者手记丨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

    新华社开普敦8月2日电记者手记|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饥荒的“无声抗议”新华社记者王晓梅海岸边,十多位不同肤色和年龄的南非女性沿着步行道一字排开,肃然伫立。她们身着一袭黑衣,嘴上贴着黑色胶布,每人手中举
  • 南非政府:美加征关税或致南非3万就业岗位流失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4日电(记者白舸)南非贸易和外交部门4日联合召开媒体吹风会表示,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高关税的政策将对南非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约3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南非贸易、工
  • 伊朗将成立国防委员会以提升武装部队战力

    新华社德黑兰8月3日电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3日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国防计划,并集中提升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伊朗光明通讯社报道,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伊朗宪法第176条批准成立国防委员会,
  • 以总理再对哈马斯释放强硬信号 遭批无益被扣押人员获释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无意达成停火换人协议,这坚定了他“消灭”哈马斯的决心。据以媒报道,以国防军已向总参谋长扎米尔提交了一项分阶段行动方案,
  • 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叙南部遭袭致1死多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3日电(记者冀泽程帅朋)叙利亚国家电视台3日报道称,叙内政部门安全部队当天在叙南部苏韦达省遭当地“非法”武装团体袭击,造成1名安全人员死亡、多人受伤。报道援引安全部队消息说,当地“非
  • 综合消息|多国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阿联酋、约旦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3日继续向加沙地带运送和空投援助物资。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3日报道,一批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出发,经
  • 也门海域非洲移民船倾覆已造成54人死亡

    新华社科威特城8月3日电(记者尹炣)亚丁消息:也门政府卫生部门官员3日表示,也门南部海域2日晚发生的非洲移民船倾覆事件已造成54人死亡,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也门南部阿比扬省首府津吉巴尔市卫生部门负责人
  • 综合消息丨多国谴责以部长在阿克萨清真寺区域公开祈祷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约旦3日纷纷发声,谴责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当天早晨在警方护卫下进入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区域(以方称为圣殿山),并首次在该区
  • 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

    新华社贝鲁特8月4日电记者手记丨失落的童年:贝鲁特大爆炸的隐形伤痛新华社记者申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间面朝港口的公寓内,丽玛回忆起5年前大爆炸的瞬间仍心有余悸——冲击波撕裂房屋,玻璃破碎,家具损毁,母

友情链接

王菊:用绣塑布偶诠释传统符号与技艺

2025-06-17     HaiPress

中新网新疆新星6月17日电(史玉江)“对网络热点进行再创作,不仅能引发年轻人对国潮文化的关注,还能实现非遗的‘破圈’传播。”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的新疆新星市绣塑布偶代表性传承人王菊说,她正在构思一个特别的作品,以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为新疆本土技艺注入新内涵

由单秀梅独创的绣塑布偶工艺2014年被列入新疆非遗名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新星市红山农场的王菊家中,只见她正俯身案头,专注地勾勒眉眼、点缀服饰花纹,不多久,哪吒的混天绫已然成型。

目前,绣塑布偶在新疆旅游市场上很“受宠”。受访者供图

“自《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王菊介绍,创作是个享受的过程。“我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哪吒和太乙真人的模型。”

“用一块布制作出有灵魂的人物,这就是手工的魅力。”王菊说,她从小就喜欢神话人物,“哪吒是我通过看绘本熟悉的。”

问及制作过程,王菊介绍,用彩陶、树脂、黏土等材料来制作哪吒,先用骨架、铝丝、铁丝、报纸等做出哪吒的身体,之后上泥、涂妆,造型中的绸带、工具等则是用铁丝、筷子等材料完成。

“我创作的神话人物,经过展示后,会收藏起来以作纪念。”王菊说。

在王菊家中,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绣塑作品,神态各异的生肖、过年滑雪的孩童、售卖哈密瓜的老人、跳民族舞蹈的少女、骑着马转场的牧工,仿佛一个立体的民俗博物馆。

绣塑布偶中“藏”着新疆故事

“用我们这代人的审美重新诠释传统的符号与技艺,是我多年创作布偶的实践。”王菊表示,她的作品以新疆民风民俗为主。

绣塑布偶中“藏”着新疆故事。受访者供图

谈及与绣塑布偶的缘分,王菊表示,她从小就喜欢做手工。“看着母亲把大大小小的花布缝成我和妹妹的漂亮衣裙,我迷上了针线活儿。”

当时,王菊还未想过要把针线活变成艺术品。真正让她开启艺术大门的,是2017年与单秀梅的幸运“邂逅”。“那年参加由单老师指导的绣塑布偶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班,让我受益匪浅,并找到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新疆常态化举办非遗技艺传承专题系列培训及相关活动,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升技艺传承能力、创新文化实践提供重要的实践机会。

在王菊看来,当绣针在火焰纹与莲花图腾间起舞时,新疆东天山草原的非遗记忆正以布偶为媒焕发新生。

从小生活在红山农场的王菊,灵感也源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经单秀梅指导,其2019年创作的第一幅绣塑布偶作品《转场》,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摘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并于2024年10月被新疆美术馆新疆非遗展厅收藏。

近年来,新疆将工艺类非遗嵌入文旅融合新业态。受访者供图

2020年,王菊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作品《光阴》,当年获得哈密市首届“丝路疆语”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后于2023年获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些荣誉让我更加坚定创作并传承绣塑布偶的决心。”

新疆非遗呈现保护传承发展新气象

近年来,新疆非遗在新时代呈现出保护传承发展新气象,涌现出一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绩显著的先进个人。

第十三师新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负责人史宇菲表示,鉴于王菊多年来在绣塑布偶创作上的成绩,2022年被授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文化能人称号。“我们邀请王菊参加师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以及兵团非遗体验展等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让这个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记者注意到,在包括绣塑布偶在内的很多手工技艺成为非遗代表性项目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相关产品的订单量也有所增加。

目前,绣塑布偶在新疆旅游市场上很“受宠”,在助推新疆手工艺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不少高学历艺术专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据悉,新疆还将工艺类非遗嵌入文旅融合新业态,大力发展以民族乐器制作、桑皮纸制作、地毯织造等非遗技艺为基础的文创产业,在促进非遗传承、利用的同时,助推新疆旅游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疆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0项,新疆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80人,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形成区域性非遗“连片成带”发展态势。(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版权 2009-2020 信阳新闻      联系我们   SiteMap